电力百科:电力安全知识科普
一、安全用电知识
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电压有两种,一种是动电压,其电压为380V;一种是照明和家用电器,其电压为220v V,按照现行国家标准,最高安全电压为36v。如果电压超过36v,很容易对人体造成触电或电伤,电压越高越危险。
二、常见的触电事故
1.缺乏用电常识,触摸带电电线;
2.人体直接接触带电部分,不遵守用电规定;
3.因电气设备管理不当,绝缘损坏发生漏电,人体触及漏电设备外壳;
4.高压线落地,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伤害;
5.维修时,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,接线错误,造成触电事故;
6.偶然因素,如大风、雷击造成的高低压线路断裂。
电气百科
三、触电事故的种类
触电: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导致内脏器官受伤的现象,如肌肉痉挛、呼吸困难、心脏麻痹甚至死亡。这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。
人体的抵抗力主要集中在皮肤上,与皮肤的状况直接相关。干燥健康皮肤的平均抵抗力是薄而湿润皮肤的40倍。从轻度烧伤到死亡的严重程度主要受电流的种类和强度、电击部位的电阻、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和电击持续时间的影响。
电伤:主要指对人体外部的伤害(包括电弧灼伤、电烙、熔化金属颗粒渗入皮肤等伤害,严重者可致命,温度可达8000度),即电流的热效应、化学效应、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的伤害,如电灼伤、金属飞溅、电烙等。
四、触电事故的规律
1.农村的触电事故远比企业多,农村用电没有企业规范,更容易发生事故。
2.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。据统计,低压触电死亡占所有触电死亡的70%-80%,主要是由于低压电网广,与人接触多。
3.单相触电事故较多:特别是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器引起的漏电事故占全部漏电事故的60%以上。
4.“事故点”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,如开关、插针、连接器、控制器等带电部件。
5.有明显的季节性:每年6-9月,由于天气潮湿多雨,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。
6.误操作和违章操作导致的触电事故很多。
7.青壮年触电事故多。
8.冶金、建筑、机械行业触电事故较多。
五、触电事故的危险因素
1.通过人体的电压(36V以下为安全电压)。
2.流经人体的电流(如果超过0.1A,可能会触电)
3.电流作用的持续时间(时间越长,电流对人体机能的损害越大,被抢救的可能性越小)
4.频率(50到60HZ对人体最危险)
5.电流通过的方式
6.触电者的身体状况。
7.人体的抵抗力。
电气百科
六、安全电压和电源线标签。
中国的电压等级有:36V,24V,12V,6V。
电源线标记符号
l:相线(火线)n:中性线(零线)e:地线
七、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
直接触电保护措施:
1.使带电体绝缘
2.安装屏幕保护
设置障碍
增加间隔时间
5.安装漏电保护装置
6.安全电压
间接触电保护措施:
采取保护措施
2.加强绝缘
3.非导电环境
4.等电位环境
5.电绝缘
6.安全电压
7.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和安全工作规程。
8.雷雨天气,不要在高压线杆、铁塔、避雷针的接地线周围行走,至少相距10米,避免踩压触电。
实际应用中的电击防护措施:
1.损坏的开关、电线等。应及时修理和更换。
2.不懂电气技术,一知半解的人,不要安装或拆卸电气设备,更不要接电线和维修。
3.应控制电箱,不得存放任何物品。
4.不要用湿手湿脚的电器,也不要触摸开关,以免触电。
5.清洁时,不要用湿布擦拭电线和开关,不要用水冲洗电线和各种电器、灯具。
6.移动电气设备时,必须断电后才能移动。
7.应改进短期保险丝保护。保险丝熔断时,必须及时查明原因,用铜线或铁丝更换相同熔化量的保险丝。
八、触电事故的急救方法
1.在高压电击的情况下:
急救人员要特别注意安全,迅速打开电源开关。如果不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,应使用合格的绝缘棒,并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,使触电者远离电源。
2.低压触电时。
迅速切断电源开关。如果不能很快切断电源,可以当场用干竹竿和木棍拔掉电线。禁止用手触摸触电者。
3.触电者断电后,每一分钟都要用于抢救。
A.如果触电者仍能呼吸,心脏仍在跳动但已失去知觉,应将其抬到通风处休息,并加强观察。
B.如果人触电后伤势严重,经常失去知觉,甚至出现“假死”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、体外心脏按摩和挤压,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中断电击。
4.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
A.用手帕或纱布盖住触电者的中鼻。
B.急救人员先吸一口气,然后对着触电者的嘴吹气,用手捏住触电者的鼻子,避免漏气。
C.吹气后,施救者应立即移开嘴巴,放松触电者的鼻孔,用手向下向前拉下巴或下唇,呼出空气。
D.每分钟吹气12至16次。当触电者好转时,停止人工呼吸几秒钟,让他自由呼吸。如果他不能完全恢复呼吸,就要继续人工呼吸,直到能正常呼吸为止。
内容来自德阳市经信局,电气百科专题。